產品價格異常,深圳鉑科IPO擬擴充邊緣產能
深圳市鉑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鉑科)是一家從事合金軟磁粉、合金軟磁粉芯及相關電感元件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的企業(yè)。公司在2018年3月12日更新了預披露招股說明書,擬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不超過1440萬股,募集資金53,856.42萬元,用于高性能軟磁產品生產基地擴建項目、研發(fā)中心建設項目等。
我們通過深入研究公司的招股說明書,發(fā)現深圳鉑科引以為豪的產品成本上升,而銷售單價直線下降,產品定價有異常等財務問題,另外,在電感元件大客戶丟失、銷售收入銳減的情況下,還要募投擴充2000噸電感元件生產產能似乎有點勉強。
成本上升,售價下降,產品價格現異常
招股說明書中披露,深圳鉑科生產的產品合金軟磁芯與其他可比公司生產的產品顯著不同,公司產品具有很強的先進性,因而毛利率較高。但我們同時又發(fā)現,公司合金軟磁芯在成本顯著上升的情況下銷售單價卻在下降,這與產品處于快速增長階段似乎不太相符。
深圳鉑科2015-2017年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5.92%、46.04%、39.76%,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了5家同行業(yè)可比公司,2015-2016年其平均毛利率僅為25.18%、25.75%,遠低于公司的45.92%、46.04%。即使是與公司產品應用領域最為接近的為新康達,其毛利率也僅為33.83%、30.91%,也相差甚遠。
深圳鉑科披露毛利率遠遠高于同行業(yè)可比上市公司的原因,稱是公司生產的產品顯著不同。軟磁產品分為鐵氧體軟磁材料跟金屬軟磁材料,其他上市(公眾)生產的軟磁產品多以鐵氧體軟磁產品為主,公司生產的產品以鐵硅系合金軟磁產品為主。而這兩種產品在原材料、制備工藝、性能指標、主要應用方面具有較大的區(qū)別,合金軟磁具有明顯的先進性。鐵氧體軟磁行業(yè)由于發(fā)展時間長,技術相對穩(wěn)定,國內從事鐵氧體軟磁生產的企業(yè)較多,競爭激烈,而合金軟磁產業(yè)目前正處在快速發(fā)展時期,一定程度上享受了行業(yè)發(fā)展周期的紅利,而且合金軟磁材料伴隨光伏逆變器、變頻空調、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等領域發(fā)展需求迅速增加。
如上述屬實,那么公司產品合金軟磁粉芯應處于供不應求狀況,在生產成本上漲的情況下,銷售單價應該至少不會下降才更合情理。而我們看到合金軟磁粉芯的銷售單價,2015-2017年單價分別為:4.79萬元/噸、3.84萬元/噸、3.66萬元/噸,價格下降比較大,下降幅度分別為19.83%、4.68%,與之相反的是,該產品的生產成本卻是整體上升的。2016年單位成本為2.06萬元/噸,2017年上升為2.19萬元/噸,上升了6.3%,幅度也不低。單位成本上升,而銷售單價卻下降,一個處于快速發(fā)展周期的產品,出現這樣的情況,確實令人難以理解。
合金軟磁粉芯的核心原料是合金軟磁粉,公司也對外銷售合金軟磁粉,合金軟磁粉2015-2017年銷售價格分別為7.21萬元/噸、2.42萬元/噸、1.61萬元/噸,價格持續(xù)下降而且幅度很大,而合金軟磁粉作為合金軟磁粉芯的核心原料,兩者價格變動情況也不匹配。2015-2017年合金軟磁粉芯單價分別為:4.79萬元/噸、3.84萬元/噸、3.66萬元/噸,雖然是連續(xù)下降,但與合金軟磁粉芯下降的幅度來講,合金軟磁粉下降幅度更大。更有一個不合理之處是,合金軟磁粉芯2016年每噸單位成本為2.06萬元,竟然低于核心原料合金軟磁粉2016年的銷售價格2.42萬元/噸,這不是“面包比面粉還便宜嗎?”屬于違背基本經濟學原理的怪事。而觀察2015年和2017年,則都是合金軟磁芯的單位成本要高于合金軟磁粉的銷售價格,沒有出現以上的異?,F象。
公司在進行同行業(yè)可比公司時,沒有列示合金軟磁芯的生產企業(yè),難道全中國只有深圳鉑科一家在生產這類產品嗎?而對于毛利率大大高于其它同行可比企業(yè)時,卻又以產品不同來進行解釋,這明顯沒有說服力,信息披露似乎不太充分。
重金購買資產卻只能對外出租,或存利益輸送
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公司的生產經營場所已經不能滿足公司戰(zhàn)略發(fā)展的需要以及下游客戶不斷增加的需求。為更好地實現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獲得生產經營所需土地和廠房“,2015年9月2日,公司受讓了富達(香港)工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富達)持有惠州富樂工業(yè)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州富樂)的100%股權。截止2015年6月30日,惠州富樂經審計的賬面凈資產2034.93萬元,評估值為3506.78萬元,最終約定股權轉讓價格為3600萬元,溢價76.91%。其中包括建筑面積5158.19平米的廠房和建筑面積3202.28平米的宿舍。
惠州富樂被收購后改名為惠州鉑科實業(yè)有限公司,成為了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購買后,公司發(fā)現廠房設計與布局不能滿足公司生產流程及安裝設備的要求,公司無法作為生產場地使用,最后只能租給惠州同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惠州市摩碼菱麗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碼光電)作生產、辦公用,而公司自己在鉑科實業(yè)土地上加蓋了部分臨時鋼結構建筑物(面積約3000平米),用于生產和倉儲。而該等自建臨時鋼結構建筑物未履行相關批準手續(xù),存在被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并處罰款的風險。另外還在外面租賃了場所用來辦公。
現在收購過來的全資子公司鉑科實業(yè)尚未開展實際的經營活動,而對外出租收來的租金尚且不能覆蓋資產折舊成本,導致該子公司2017年還虧損200多萬。一個溢價達76.91%的重大資產重組,竟然發(fā)現所收購的廠房不能滿足公司的生產需要,而且還要倒貼資產折舊成本,這豈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其中是不是存在利益輸送呢?
付息向股東借款,而無息拆借資金給實控人
招股說明書披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實控人杜江華有向公司拆借資金行為,超始期為2014年4月30日,到期日為2015年6月30日,長達1年多,而且未支付利息。但公司資金緊張時,向控股股東拆入資金,卻是支付了利息。2015年9月,公司向控股股股東摩碼投資借款1000萬元,用于保證收購惠州富樂的順利實施,借款期限不超過6個月,借款利率為年利率4.6%,實際支付利息6.9萬元。公司實控人從公司拆借資金,而且未支付任何利息,涉嫌大股東無償占用公司資金。
另外,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羅志敏,也曾于2015年6月28日 向公司拆借資金19萬元,于2015年9月6日歸還,雖然時間不太長,但同樣是無息,也涉嫌關聯方資金占用。
電感元件大客戶喪失仍要募投,或存虛增募投規(guī)模情況
公司募投項目主要包括高性能軟磁產品生產基地擴建項目,新增高性能軟磁產品年生產能力9000噸,其中合金軟磁粉1000噸、合金軟磁粉芯6000噸及電感元件2000噸,投資總額3.14億元,其中設備投資1.48億元,而現在階段合金軟磁粉芯產能為9000噸,機器設備原值僅為6937萬元,僅考慮合金軟磁粉芯,每噸產能占用機器設備金額為0.77萬元,而募投項目每噸產能占用機器設備為2.46萬元,即使考慮全部產能為9000噸,募投項目每噸產能占用機器設備為1.64萬元,募投項目顯著超出原有產能占比,以此看來,新項目單位產能固定資產投資不匹配,或有虛增募投項目規(guī)模嫌疑。
另外,公司電感元件銷售量急劇萎縮,現在公司募投項目產能之一卻是電感元件2000噸,似乎沒有必要吧。
結合公司更新前后的招股說明書,可以看到,公司兩大主營產品分別是合金軟磁粉芯和電感元件,在2014年兩者基本上平分秋色,合金軟磁粉芯略占上風,兩者收入占比分別為52.34%和47.12%。而2014年后即發(fā)生劇變,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發(fā)行人合金軟磁粉芯收入占比分別為76.20%、91.99%和94.24%,占比逐年上升;電感元件收入占比分別為20.65%、5.86%和1.50%,收入金額及占比逐年下降,也就是說公司曾經的主營業(yè)務之一電感元件公司現在完全退居二線,份額迅速減少。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客戶發(fā)生大的變化。公司2014年-2015的第一大客戶都是電感元件的客戶ABB公司,這兩年銷售收入分別為5831.96萬元和1844.95萬元,占比分別為40.07%和13.10%,而到2016年,急劇減少,已經不在前五大之列了。
事實上,從上面的簡單描述就可以看出,深圳鉑科在電感元件產品上面已經丟失了大客戶,雖然公司電感元件加工部分主要靠外協,但只是繞線、裝配、檢驗、包裝等簡單工序,因此這應該不是公司丟失客戶的主要原因?,F在為了上市,又要募投電感元件2000噸,似乎有點勉強,在沒有客戶的前提下,真要募投了,會不會造成產能閑置呢?
相關閱讀
- AI神曲《老板難》刷屏!盧俊卿演講揭秘:民營經濟如何破局“中年危機”?
- 創(chuàng)造豐盛張馨月:以體驗賦能童真,讓每個生命在探索中自然綻放
- 寧夏超導競得銀川“標準地+先租后讓”首宗用地 盈谷股份(830855)高溫超導產業(yè)化邁入快車道
- 迪桑特攜手渣打上海10公里跑,以專業(yè)裝備助力精英跑者一起跑更遠
- 英科醫(yī)療董事長劉方毅:做一家擁抱時代、擁抱變化的企業(yè)
- 中國國際證券戰(zhàn)略入股極度證券,開啟全球市場數字化布局新時代
- 上海糖酒集團啟動首屆“好選+”惠享季 老字號創(chuàng)新基因重構消費體驗
- "約來生,還做老板"!AI神曲《老板難》讓創(chuàng)業(yè)者集體破防
- 賽力斯榮膺2024新財富“最佳上市公司” 創(chuàng)新驅動重塑汽車產業(yè)格局
- “數讀”愛瑪科技2024年度報告:營收利潤雙向增長,研發(fā)投入不斷加大
推薦閱讀
快訊 更多
- 04-10 11:21 | 為“首發(fā)經濟”注入創(chuàng)新動力,CMEF見證寬騰醫(yī)學影像技術革新
- 02-20 18:53 | 手機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計劃推出移動版HBM,預計首款產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國產首款DDR5內存問世!價格戰(zhàn)開啟,復制長江存儲擊敗三星路徑!
- 12-30 16:36 | 華為手機回歸第一年:全年銷量或超4000萬臺 有望憑借Mate 70在高端市場擊敗蘋果
- 11-26 18:19 | 眾興菌業(yè)擬與漣水縣人民政府簽訂《招商引資合同書》 擬投資設立漣水食用菌產業(yè)園項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選vivo全球AI研發(fā)中心-精裝工程采購項目(標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擬用不超1億回購公司股份 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
- 11-26 09:53 | 格靈深瞳收購深圳市國科億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并增資5000萬
- 11-26 09:37 | 煒岡科技擬以1.49億購買衡所華威9.33%股權 華海誠科擬發(fā)行可轉債收購煒岡科技所持衡所華威股權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與眾億匯鑫簽署5.16億元銷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