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消費需求及消費知識掌握狀況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消費者對乳制品安全不放心
日前,由北京、河北、山東三省市消費者協(xié)會聯(lián)合中國消費者報社、中國消費網等共同開展的“乳制品消費需求及消費知識掌握狀況問卷調查”圓滿結束。調查結果顯示,74.91%的消費者在購買乳制品時比較看重“安全衛(wèi)生”,另有67.13%的消費者仍對乳制品的安全狀況表示“不放心”,八成多的消費者認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最需要做的是政府執(zhí)法部門加強對經營者的監(jiān)督抽查,同時,多數消費者希望能夠加強消費知識的普及,以提高自身鑒別能力。
據介紹,此次調查涉及廣大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消費行為、消費需求以及對消費知識的掌握程度。調查結果顯示,乳制品安全仍然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調查中,有67.13%的消費者對乳制品的安全狀況表示“不放心”,另有19.38%的消費者在“對目前乳制品的安全狀況進行評價”時表示“不清楚”,只有13.49%的消費者表示“放心”。其中,93.43%的消費者在選購乳制品時,對“過度使用調味劑、防腐劑、色素、香精和香料物質”較為擔心,認為會影響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然后依次排列的是80.80%、78.89%、76.30%和74.74%的消費者分別對“添加劑超范圍和超量使用”、“農藥、抗生素、重金屬等高殘留物質”、“使用工業(yè)用料加工乳制品”和“過期乳制品”較為擔心,認為會影響到家人的健康。
在“您認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最需要做的是什么”一題中,排在最前面的是“政府執(zhí)法部門應該對食品生產和銷售企業(yè)加強監(jiān)督抽查”,占被調查者的87.20%,然后依次是“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生產加工企業(yè)和銷售企業(yè)嚴加懲處”、“加強輿論監(jiān)督,曝光典型案件,并追蹤事件的處理結果”和“普及科學消費知識,提高購買者的鑒別能力”,分別占被調查者的84.60%、73.53%和65.74%。
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乳制品的消費選擇正在日趨理性。只有10.38%的消費者表示會因為名人代言某個品牌的乳制品而去購買該產品;相反,高達69.38%的消費者明確表示“不會”,另有20.24%的消費者對此“無所謂”。在“您之所以經常選擇某一乳品品牌的原因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國家監(jiān)督執(zhí)法部門抽檢顯示其質量安全可靠”,占到了被調查者的50.52%,其次是“自己嘗試篩選后的選擇”,占被調查者的47.75%;而“產品的各類廣告給您的印象深刻”僅占17.99%;表示自己經常選擇某一乳品品牌的原因“很盲目”的則更少,僅為被調查者的14.71%。
此次調查發(fā)現,很多消費者的乳制品消費知識比較欠缺。例如,液態(tài)奶通常是根據加工過程中對牛奶的熱處理程度不同而分為常溫液態(tài)奶和低溫液態(tài)奶,對此,有60.03%的消費者表示“不知道”;另外,常溫液態(tài)奶通常要經過120~150℃和0.5~8秒的瞬時殺菌處理,保質期要求在30天以上;而低溫新鮮牛奶(即巴氏消毒奶)經過巴氏殺菌后,可以殺死牛奶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同時又不損失牛奶中的有效營養(yǎng)成份,其特性是新鮮、營養(yǎng)、健康,可直接飲用,需要像新鮮蔬菜一樣冷藏;對此,分別有56.06%和40.66%的消費者表示“不知道”。對于廣大消費者非常喜歡飲用的酸牛奶,對其生產工藝和質量要求,也有37.02%的消費者“不知道”。
在產品鑒別能力和科學消費常識方面,消費者顯得更為不足。68.51%的消費者不知道“乳飲料通常是以鮮奶或奶制品為原料加入水、糖液、酸味劑等調制而成,產品經過滅菌處理,蛋白質含量要求在0.7%以上”;74.57%的消費者不知道“通常添加香味物質的牛奶,在常溫或冷藏狀態(tài)下就有明顯的香味,但加熱后香味消失”;78.89%的消費者不知道“ESL奶(又稱為長貨架期的巴氏消毒奶)是在保持原有鮮乳的味道和營養(yǎng)的基礎上延長產品保質期,可以同時滿足消費者對于牛乳的新鮮、營養(yǎng)和方便三方面的需求”。
正因為消費知識的缺乏,調查中,61.59%的消費者希望了解乳制品的“鑒別和科學消費常識”,然后依次有61.41%、42.39%、40.83%和36.16%的消費者分別希望了解食品安全性能和食品營養(yǎng)知識、兒童食品安全知識、有關食品質量和安全的法律法規(guī)、食品貯存知識,而消費者最想了解的是食品中違規(guī)使用添加劑(如防腐劑、色素)的知識,占到了被調查者的73.01%,這也凸顯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重視。
調查中,90.48%的消費者表示乳品加工企業(yè)應該擁有自己的奶源基地,另有56.92%的消費者認可“牛奶產品的質量取決于原料奶質量的這種說法”,77.16%的消費者表示對對牛奶的生產過程感興趣。
在消費需求和消費心理方面,74.91%的消費者在購買牛奶制品時比較看重“安全衛(wèi)生”一項,在被調查者中所占比例最高;然后依次是營養(yǎng)豐富、味道口感好,分別占被調查者的64.70%和58.48%,而只有17.99%和3.81%的消費者才看重其“有特殊功效(如養(yǎng)顏、補鈣)”和“有促銷活動”。在奶制品提供的營養(yǎng)物質中,76.30%的消費者認為有益菌是他們所需要的,然后依次分別有72.49%、68.33%、65.91%、16.26%和12.46%的被調查者認為蛋白質、乳鈣、維生素、乳糖和脂肪是他們所需要的。在“近期您購買了哪兩種乳制品”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酸奶、常溫液態(tài)奶和低溫液態(tài)奶,分別占被調查者的71.45%、44.98%和32.53%,而購買奶酪和調味奶的則很少,僅占被調查者的9.34%和2.07%。另外,有50.87%的消費者表示購買乳制品是全家飲用。
據消協(xié)有關人士介紹,通過此次調查活動,對廣大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消費行為、消費需求以及對消費知識的掌握程度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下一步,將根據廣大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開展相應的消費教育和消費引導工作;乳制品企業(yè)則應該根據消費者的要求不斷加強產品質量控制,確保食品安全,讓消費者放心消費,同時要加強消費知識的普及,以引導消費者科學消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