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
關上燈之后,學員們在幽幽的燭光中開始了兩個小時的冥想。但這并不是在上瑜伽課,而是一群中國頂尖的CEO們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學習領導力課程的一幕。
過去的三天對他們而言太不平常。身為各個公司高層領導者的他們,以前從未收到過如此之多關于自己的反饋:哪些做得好、哪些方面的勝任力還欠缺等等;也從未這么長時間地待在被隔離的黑暗世界里與自己對話。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教授、拜耳領導力教席教授以及副教務長忻榕是課程的設計者,她讓學員們經過勝任力測評、PDP(專業(yè)活力能量衡量系統(tǒng))個性特質測評、黑暗對話以及我的愿景描繪等不同模塊之后,來思考從“我”到“我們”的實現。
“評估中心”認識自我
“我們認為收購設計公司最有利于公司的發(fā)展,因為公司要擴大客戶群,而能吸引這些新客戶的就是我們的設計,設計人才是眼下公司最需要的。”金坤(化名)還沒闡述完自己的觀點,許慧(化名)打斷了他的講話。
“首先,我們決策的出發(fā)點是為了公司的利益著想,這點沒有疑義?,F在公司要提升銷售額,線上銷售的開拓十分重要,因此我們認為要收購具備線上經驗的公司。”許慧堅定地說。
會議室里戰(zhàn)略部門的兩個小組針對公司要進行的收購決策正在進行激烈地討論。雖然只是模擬的場景,但這一幕對于來自各行各業(yè)的企業(yè)CEO而言,在日常的工作中再熟悉不過:面對不同的決策,站在不同的立場去說服別人。因而大部分的CEO學員很快就投入其中。
但不同于日常工作的是,在他們討論的整個過程中,有一群神秘的人對他們的一舉一動進行著觀察,且時不時地記錄著什么。大到明顯的表達、論述,小到不明顯的一個前傾、交叉手臂的細微動作,都逃不過他們的法眼。
許慧在討論過程中多次打斷別人講話的行為自然沒能逃過他們的眼睛,他們在“耐心傾聽”這一指標上給她畫上了減號“—”。此時高文斌(化名)的沉默寡言也引來了神秘人的高度注意。
這些有資格觀察、判斷企業(yè)CEO言行的神秘人是何方“大內高手”?原來是忻榕為了幫助CEO了解自己的勝任力,專門邀請了29位跨國公司的領導力測評專家為他們進行評估。每一位學員在情景模擬的過程中會受到2~3位評估師的觀察。評估的勝任力主要包括:影響力、溝通力、人員管理與發(fā)展能力、組織與規(guī)劃能力以及執(zhí)行力等。
而每一項勝任力的測評又通過6項具體的指標進行綜合評估,因而在整個過程中評估師需要對高管的言行進行觀察并在相應的指標作出評價。這樣的領導力評估中心在國外已應用多年,而它的有效度在包括工作樣本、能力測驗、個性測驗、簡歷等測評工具中高居首位,效度可達0.65~0.80。
而此次將評估中心與中國商學院的教學相結合是忻榕的一大創(chuàng)新。但忻榕也坦承:“在中國范圍內要找到這29位能對CEO進行測評的專家非常不容易,他們大多是世界500強公司亞太區(qū)的人力資源總監(jiān),尋找的過程很辛苦。”
從“我”到“我們”
從會議室出來,鵬欣集團CEO姜雷面帶微笑,一碰到同班同學,他就忍不住分享:“原來我是這樣的一位領導者,這么多年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這些。”姜雷剛接受完評估師們對他的教練式反饋。這是評估中心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多位評估師對同一名學員的行為表現經過討論與匯總之后,這些信息需要反饋給學員。但教練并不只是簡單地將正面或是負面的信息傳達給學員,教練說話的內容、方式都是一門藝術,更何況這些學員可是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董事長、總經理。
“教練要以引導的方式對學員進行反饋與溝通,不能直奔主題,尤其是反饋負面信息的時候。”一位評估師告訴記者。姜雷對整個被反饋的過程亦感觸頗深,因為他聯想到平日里自己在與員工談話、或是做工作總結時,語速很快,沒有慢慢引導、幫助他們找出問題所在。
特別是在進行完教練練習,對比同班同學是如何給自己的員工當教練的表現后,姜雷更是下定決心要在領導講話的藝術與方法上作出提升。
“眼下企業(yè)正是新老體系交接的時候,我更需要反思如何做好一名領導,領導亦是教練,需要帶領自己的團隊不斷成長。平??赡芎芏喔吖軐T工說話都沒那么在意,體驗過之后感觸很深。”身為中歐的EMBA校友,姜雷感到此次重返校園的學習更為深入。
在了解、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學會如何帶領團隊、如何當教練,正是忻榕設計評估中心的目的所在,這即是從“我”到“我們”的實現。當然要全方面地了解、認識自我,基于行為的勝任力評估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分享到: 微博推薦
相關閱讀